慢性胃炎的改善方法包括日常调理、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内镜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避免病情进展。
1、日常调理
患者需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辛辣刺激、油腻及过冷过热的食物,减少浓茶、咖啡摄入。建议定时定量进餐,细嚼慢咽,戒烟戒酒。同时保持规律作息,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避免焦虑情绪影响胃肠功能。
2、药物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采用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如胶体果胶铋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反酸明显者可选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抑制胃酸,胃胀患者可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黏膜。消化不良时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伴有胆汁反流者可用熊去氧胆酸胶囊。
3、中医治疗
中医辨证施治常用香砂养胃丸调理脾胃虚寒型,三九胃泰颗粒适用于湿热蕴胃证。配合针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艾灸神阙穴能温阳散寒。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4、内镜治疗
针对并发胃息肉的患者,可在胃镜下实施黏膜切除术。出现活动性出血时,采用内镜下钛夹止血或氩离子凝固术止血。对于癌前病变如中重度异型增生,可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5、手术治疗
仅适用于合并胃穿孔、顽固性出血或确诊癌变的特殊情况。手术方式根据病变范围选择,包括胃部分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术后需长期营养支持。
改善期间需定期复查胃镜,建议每1-2年进行病理检查监测病变进展。避免随意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用药前应咨询医师。注意气候变化时腹部保暖,建立饮食日记记录食物耐受情况,出现呕血、黑便等急症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