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痛可能与感冒有关,也可能是外耳道炎、耳部损伤、耳部神经痛等原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感冒引发上呼吸道感染时,炎症可能通过咽鼓管扩散至中耳,进而诱发耳朵疼痛。
1、感冒
感冒导致鼻咽部黏膜充血肿胀时,可能堵塞咽鼓管开口,影响中耳通气功能,形成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能出现耳闷胀感、听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可伴随耳痛。一般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头孢克洛分散片等药物改善咽鼓管功能。
2、外耳道炎
耳道进水、不当挖耳或细菌感染可能引发外耳道炎,表现为耳道红肿、触痛明显,牵拉耳廓时疼痛加剧。急性期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局部抗感染,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避免游泳或耳道进水。
3、耳部损伤
外力撞击、气压剧烈变化或异物损伤可能导致鼓膜穿孔,出现突发性耳痛、耳鸣或耳道出血。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通常鼓膜小穿孔可在1-3个月自行愈合,严重者需手术修补。
4、耳部神经痛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耳部神经时,可能引发剧烈刺痛感,常伴随耳周皮肤簇集水疱。急性期需尽早使用阿昔洛韦片抗病毒,配合加巴喷丁胶囊缓解神经痛,局部水疱可外涂喷昔洛韦乳膏。
若耳朵疼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发热、听力下降、耳道流脓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涕,感冒时可通过捏单侧鼻孔轻柔擤鼻,保持咽鼓管通畅。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掏耳,游泳时可佩戴耳塞防止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