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穿孔是否流脓通常与穿孔原因有关。如果穿孔由感染引起,可能出现流脓;若因外伤导致,一般不会流脓,但可能有出血或听力下降。
1、感染性穿孔
常见于化脓性中耳炎,炎症刺激会导致耳道分泌脓性液体。患者常伴有耳痛、发热,鼓膜检查可见穿孔处有脓液溢出。需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控制感染。
2、外伤性穿孔
如掏耳损伤或气压伤,穿孔后主要表现为耳痛、耳鸣,可能伴随少量血性分泌物。多数外伤性穿孔在1-2个月内可自愈,期间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感染。
3、慢性中耳炎
长期反复感染可能形成持续性穿孔,耳道会有黄绿色脓液并伴臭味。这种情况需进行鼓室成形术等手术治疗,同时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药物辅助治疗。
出现耳道流脓应及时就诊,通过耳内镜和听力检查明确穿孔情况。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偏方处理,防止加重感染。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观察鼓膜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