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检测后需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通常包括复查尿常规、进一步检查、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以及控制原发病等。以下为详细处理方案:
1、复查尿常规
若首次发现尿蛋白阳性,需排除生理性因素,如剧烈运动、发热或尿液污染。建议1~2周后复查晨尿,留取中段尿标本避免污染。女性应避开月经期检测,男性需清洁尿道口分泌物。
2、进一步检查
持续性蛋白尿需完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评估严重程度,配合血生化检查肾功能、白蛋白水平。怀疑肾病时需进行肾脏超声、免疫学指标(抗核抗体、补体C3)检测,必要时行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3、调整饮食
确诊病理性蛋白尿后,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控制在0.8g/kg体重,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盐分摄入限制在3~5g/天,避免腌制食品。合并水肿者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500ml。
4、药物治疗
肾小球疾病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贝那普利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减少蛋白漏出。肾病综合征需联合泼尼松、他克莫司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糖尿病肾病需调整降糖方案,优先选用达格列净等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药物。
5、控制原发病
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维持在130/80mmHg以下,优选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需控制在7%以内,痛风患者血尿酸应低于360μmol/L。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需规律使用羟氯喹维持治疗。
发现蛋白尿后建议及时至肾内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保健品。治疗期间每3个月复查尿蛋白肌酐比值,每半年评估肾功能变化。合并水肿者每日监测体重,出现尿量骤减或血肌酐升高需立即就医。规范治疗下多数蛋白尿可获得良好控制,需保持随访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