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蛋白尿症状该如何处理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蛋白尿的处理方法需根据具体原因制定,常见措施包括对因治疗、药物治疗、控制原发疾病、调整饮食习惯以及定期复查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干预。

1、对因治疗

若蛋白尿由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引起,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例如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免疫性肾炎可能需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时消除病因有助于减少蛋白漏出。

2、药物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等药物,可通过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尿。用药期间需监测肾功能和血钾水平。

3、控制原发疾病

继发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蛋白尿,需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血压维持在130/80mmHg以下。平稳控制基础疾病可延缓肾功能恶化。

4、调整饮食

建议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8g/kg体重,以鸡蛋、牛奶等动物蛋白为主。同时限制钠盐摄入(每日<5g),减轻肾脏负担。

5、定期复查

每3-6个月检测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动态观察尿蛋白变化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出现蛋白尿需及时至肾内科就诊,完善尿蛋白电泳、肾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避免自行服用肾毒性药物,日常注意监测血压变化,保证作息规律。治疗过程中若出现尿量减少、水肿加重等情况需立即复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