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常见原因可能包括高血压、心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饮酒以及年龄因素等。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心脏电活动异常,进而引发房颤。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左心房扩大和心肌纤维化,从而干扰心脏正常电传导。患者可能伴随头晕、心悸等症状,一般需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片、依那普利片或缬沙坦胶囊等药物控制血压。
2、心脏疾病
冠心病、心肌病或心脏瓣膜病等器质性病变会直接破坏心脏结构,影响窦房结功能。这类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治疗时可选择阿司匹林肠溶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或地高辛片等药物改善心脏功能。
3、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快心率,导致心肌细胞代谢亢进和电活动紊乱。患者常伴手抖、消瘦等症状,通常需服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或普萘洛尔片等药物调节甲状腺功能。
4、饮酒
酒精可直接刺激心肌细胞,短期大量饮酒可能引发阵发性房颤,长期酗酒会导致心肌损伤。患者需严格戒酒,必要时通过心理干预或药物辅助戒断。
5、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心脏传导系统逐渐退化,窦房结功能减退会增加房颤发生风险。老年患者需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保持适度运动以延缓心脏老化。
若存在心悸、脉搏不齐等房颤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通过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