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接种疫苗、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增强自身免疫力以及高危人群预防性治疗等。采取综合防控手段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1、接种疫苗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措施,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接种。该疫苗对儿童重症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保护效果较好,但保护期通常持续10-15年,成人需根据流行病学史决定是否复种。
2、控制传染源
肺结核患者需进行规范抗结核治疗,传染期患者应实施呼吸道隔离。家庭成员中确诊患者需分室居住,患者咳嗽时应掩住口鼻,痰液需经消毒处理,直至痰菌检查连续3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3、切断传播途径
保持室内通风每日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医疗机构需对患者接触过的物品使用紫外线或含氯消毒剂处理。在人群密集场所应佩戴口罩,避免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
4、增强自身免疫力
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规律进行有氧运动,戒烟限酒。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HIV感染者应尽早开展抗病毒治疗,营养不良者需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
5、高危人群预防性治疗
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且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6-9个月的药物预防,常用异烟肼、利福平等药物。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需定期进行胸部X线筛查。
建议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免疫功能异常者每年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若出现持续咳嗽、低热、夜间盗汗等症状,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进行痰涂片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所有预防性用药均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服药导致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