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赤疮痍属于中医眼科疾病范畴。该病在中医理论中多因风热外袭、脾胃湿热或肝胆火盛等因素引发,常表现为眼睑皮肤红肿、溃烂渗液、疼痛瘙痒等症状,需结合整体辨证施治。
从病因病机来看,风赤疮痍的形成与机体正气不足、外邪侵袭密切相关。风热之邪易侵犯人体上部,若患者素体脾胃湿热或肝胆火旺,外邪与内热相搏结于胞睑,则会导致局部气血壅滞,出现疮痍溃烂。发病过程中常伴有眼睑肿胀如桃、皮肤灼热疼痛等典型表现,严重者可能继发胞睑变形。
中医治疗强调内外兼治。内服方剂常用除风清脾饮加减以疏风清热,或选用龙胆泻肝汤清泻肝胆实火。外治法包括黄连煎汤湿敷患处,或使用八宝眼药局部点眼。治疗期间需注意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发物,同时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搓患处加重感染。
若出现眼睑持续红肿溃烂、渗液增多或视力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中医眼科医师会通过舌脉诊察判断证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必要时结合现代医学手段进行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