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脱水的紧急措施主要包括补液治疗、纠正电解质失衡、治疗原发病、监测生命体征以及预防并发症。具体处理需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因进行个体化调整。
1、补液治疗
首选低渗溶液如0.45%氯化钠溶液进行静脉输注,补液速度需根据脱水程度调整。对于严重脱水患者,初始补液速度可稍快,但需避免过快导致细胞水肿。同时需计算液体缺失量,通常按体重下降百分比估算。
2、纠正电解质失衡
密切监测血钠浓度,当血钠高于160mmol/L时,需缓慢降低血钠水平,避免渗透压急剧变化引发脑损伤。可采用5%葡萄糖溶液与低渗盐水交替输注,必要时联合使用利尿剂促进钠排泄。
3、治疗原发病
针对引发高渗状态的病因进行处理。若由糖尿病高渗状态引起,需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若因尿崩症导致,需应用去氨加压素;若存在严重感染,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4、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监测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及意识状态。每2-4小时检测电解质、血糖、渗透压等指标,根据检测结果动态调整治疗方案。特别注意神经系统症状变化,防止脑水肿发生。
5、预防并发症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疗。对于昏迷患者需定期翻身预防压疮,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恢复期逐步过渡到口服补液,避免再次引发高渗状态。
出现高渗性脱水症状时,应立即送医救治。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禁止自行调整输液速度或使用偏方。患者及家属应配合医护人员记录出入水量,及时反馈病情变化,确保治疗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