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引起的恶心呕吐可通过调整环境、药物治疗等方式处理。一般处理方法包括立即休息并吸氧、遵医嘱使用药物、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及时下撤至低海拔以及调整饮食结构,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案。
1、立即休息并吸氧
出现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采取半卧位减少耗氧量。通过鼻导管吸氧或便携式氧气瓶以3-5升/分钟流量供氧,持续30分钟可有效提升血氧饱和度至95%以上,缓解脑部缺氧状态。
2、遵医嘱使用药物
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甲氧氯普胺片缓解症状,配合乙酰唑胺片促进高原适应。头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重症患者需联合地塞米松片减轻脑水肿。
3、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每15分钟饮用100-200毫升温盐水或口服补液盐,24小时补液量应达2000-3000毫升。可配合服用维生素C泡腾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同时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
4、及时下撤至低海拔
若经上述处理2-4小时症状未缓解,或出现意识改变等严重征兆,需立即下撤至海拔3000米以下区域。海拔每下降500米,动脉血氧分压可提升约5-8mmHg,这对逆转病情进展至关重要。
5、调整饮食结构
选择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为主食,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加重消化负担。可少量多次饮用添加葡萄糖的温水,既能补充能量又可促进新陈代谢。
出现高原反应症状后需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若低于85%或出现喷射状呕吐、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提示可能发展为高原脑水肿,必须立即终止行程就医。所有用药均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忌自行服用镇静类药物以免抑制呼吸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