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黄疸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及梗阻部位。具体检查项目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选择。
1、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是梗阻性黄疸的基础检查,通过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等指标,评估肝功能及胆汁淤积程度。若怀疑肿瘤引起的梗阻,可能需检测肿瘤标志物如CA19-9或CEA,辅助判断病因。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可初步观察胆管扩张、结石或占位性病变。CT或MRI能更清晰显示胆道系统解剖结构,帮助定位梗阻部位。对于复杂病例,可能需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后者兼具诊断和治疗功能,可直接观察胆管并取活检。
3、病理学检查
若影像学提示胆管或胰腺占位,可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ERCP刷检或手术中病理取样,明确病变性质。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恶性肿瘤的金标准,对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建议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等症状时,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肝胆外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初步检查结果选择后续项目,患者需积极配合以明确诊断,避免自行解读报告或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