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可能导致胆道蛔虫症、肠梗阻、胰腺炎、肝脓肿以及阑尾炎等并发症,需及时干预治疗。
1、胆道蛔虫症
蛔虫可能钻入胆道,引起胆道痉挛、感染或胆管炎。患者会出现突发性右上腹绞痛,可能伴随黄疸、发热。治疗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左旋咪唑片等驱虫药,严重者需手术取出虫体。
2、肠梗阻
大量蛔虫在肠道内扭结成团,可能阻塞肠腔,导致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轻症可通过禁食、补液及驱虫治疗(如伊维菌素片)缓解;若发生肠坏死,需手术解除梗阻。
3、胰腺炎
蛔虫侵入胰管可能引发急性胰腺炎,表现为上腹剧痛、恶心、血淀粉酶升高。需禁食并遵医嘱使用奥曲肽注射液、乌司他丁注射液等药物抑制胰酶活性,同时进行驱虫治疗。
4、肝脓肿
蛔虫幼虫或虫卵经胆道进入肝脏,可能引发细菌性肝脓肿,表现为高热、肝区疼痛。治疗需联合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和穿刺引流,并配合驱虫药物。
5、阑尾炎
蛔虫钻入阑尾腔可能导致急性阑尾炎,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腹膜刺激征。确诊后需手术切除阑尾,术后辅以驱虫治疗防止复发。
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呕吐等症状,建议立即就医。日常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未洗净的蔬果,儿童及高危人群需定期进行寄生虫筛查,确诊后严格遵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