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伤口恢复、疼痛控制、功能锻炼及心理调整等方面,一般包括伤口护理、疼痛管理、康复训练、心理支持和并发症预防等措施。术后护理需根据个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残肢清洁干燥,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并遵医嘱更换敷料。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拆线前避免伤口接触水,可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2、疼痛管理
术后疼痛可通过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对于幻肢痛可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普瑞巴林胶囊等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
3、康复训练
术后2周可开始残肢肌肉收缩训练,4-6周伤口愈合后逐步进行残端承重训练。安装假肢前需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可使用弹力绷带进行残肢塑形,帮助更好适配假肢。
4、心理支持
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情绪,可通过心理咨询、病友互助小组等方式疏导。家属应给予情感支持,鼓励参与社交活动,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5、并发症预防
每日检查残肢皮肤完整性,穿戴弹力袜预防血栓。注意保持适当体重,定期调整假肢接受腔压力,避免压疮发生。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降低感染风险。
术后需坚持穿戴临时假肢进行适应性训练,定期复查调整康复方案。残肢出现持续性疼痛、异常肿胀或皮肤破溃时应立即就医。注意保持均衡营养,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