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同房可能增加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炎等妇科疾病的发生风险,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盆腔炎
经期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同房时细菌可能通过生殖道上行感染至盆腔,引发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下腹痛、发热或异常分泌物,一般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2、子宫内膜异位症
同房时子宫收缩可能促使经血逆流至盆腔,导致子宫内膜细胞在盆腔异位生长。患者常伴随痛经、性交痛等症状,治疗时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或通过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
3、宫颈炎
经期生殖道黏膜充血,同房摩擦易造成宫颈黏膜损伤,增加病原体感染风险。患者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或脓性分泌物,通常需使用阿奇霉素分散片、多西环素片、保妇康栓等药物进行抗炎治疗。
若经期同房后出现持续腹痛、异常出血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妇科就诊,完善分泌物检测或超声检查。日常应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盆浴及剧烈运动,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