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卡介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如何处理?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卡介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常见方式包括日常护理、局部处理、药物治疗及就医治疗等。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溃疡、淋巴结肿大或低热等反应,通常无需过度干预,但需密切观察。

1、日常护理

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衣物摩擦或抓挠。洗澡时避免长时间浸泡,可用温水轻拭周围皮肤。日常穿着宽松衣物,减少对接种部位的刺激,通常2-3个月结痂脱落即恢复正常。

2、局部处理

若出现直径小于1cm的局部红肿或硬结,属于正常免疫反应,无需特殊处理。若形成脓疱或小溃疡,可用无菌纱布覆盖吸收渗液,禁止挤压或涂抹药膏。溃疡面较大时可使用0.5%碘伏消毒,防止继发感染。

3、药物治疗

出现38.5℃以下低热时建议多饮水、物理降温。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不退,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继发细菌感染时可能需口服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但需经专业评估后使用。

4、淋巴结处理

少数可能出现腋下淋巴结肿大,直径小于1cm且无痛感时观察即可。若肿大超过1cm、质地变硬或形成脓肿,需就医进行超声检查,必要时穿刺引流或口服异烟肼治疗,严禁自行热敷或挤压。

5、就医治疗

出现接种部位异常肿胀(直径超过3cm)、持续高热(39℃以上3天未退)、全身皮疹或淋巴结化脓破溃等情况,应立即前往结核病专科医院就诊。严重过敏反应需使用肾上腺素等急救处理。

卡介苗接种后2-3天可能出现轻微发热,多数在72小时内自行消退。家长应保存好接种记录卡,定期观察接种部位变化。若出现异常皮损范围扩大、长期不愈合或伴随其他系统症状,应及时到预防接种门诊复查,由专业人员判断是否需抗结核治疗或进一步检查。切勿擅自使用偏方或消毒剂处理创面。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