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肝损伤会引起消化不良吗?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肝损伤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肝脏是重要的消化器官,其功能异常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消化系统,导致腹胀、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常见原因包括胆汁分泌不足、代谢功能障碍以及门静脉高压等。

1、胆汁分泌不足

肝损伤可能导致肝细胞合成和分泌胆汁的能力下降。胆汁中的胆盐对脂肪的乳化分解起关键作用,当胆汁分泌减少时,脂肪类食物难以被充分消化,容易在肠道内堆积,引发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脂肪泻。

2、代谢功能障碍

肝脏负责合成白蛋白、凝血因子等多种物质。当肝损伤导致蛋白质合成障碍时,会影响消化酶的活性,使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分解吸收效率降低。患者可能出现餐后饱胀感明显,伴有全身乏力、体重下降等表现。

3、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等严重肝病会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导致胃肠道静脉回流受阻。这种情况下,胃肠黏膜会出现淤血水肿,影响胃排空和肠道蠕动功能,患者常表现为早饱、餐后腹部不适,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呕血或黑便。

若出现持续消化不良伴皮肤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肝功能检测、腹部超声等检查。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病毒性肝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胆汁淤积患者可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胆汁排泄,同时需避免摄入高脂饮食。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