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炎症状的缓解方法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通常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治疗、日常调理及手术治疗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避免自行处理。
1、物理治疗
急性期可采用局部热敷、按摩、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方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慢性期可通过超声波、电刺激等疗法松解粘连组织,改善活动受限。
2、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配合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肌肉松弛剂。局部可外敷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
3、局部封闭治疗
对于顽固性痛点,医生可能采用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进行局部封闭注射,阻断疼痛传导通路,减轻炎症反应。
4、日常调理
需纠正不良姿势,避免久坐久站。建议进行游泳、瑜伽等适度运动,加强核心肌群锻炼,工作时每1小时活动5-10分钟,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和枕头。
5、手术治疗
极少数形成严重肌筋膜粘连或钙化灶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行小针刀松解术或内镜辅助下病灶清除术,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
出现肌筋膜炎症状建议尽早就诊,由专科医生评估病情程度。治疗期间需避免提重物、受凉等诱发因素,严格按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更换治疗方案。定期复诊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策略,防止病程迁延转为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