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何会出现昏迷?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出现昏迷可能与脑水肿、脑积水、脑实质损害、脑血管炎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原因有关。具体病因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脑水肿

结核性脑膜炎可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增高。当颅内压超过代偿能力时,脑组织受压移位,可能形成脑疝压迫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此时需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等脱水剂降低颅压。

2、脑积水

炎性渗出物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引发交通性或梗阻性脑积水。进行性加重的脑室扩张会压迫周围脑组织,导致意识水平下降。临床常通过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必要时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

3、脑实质损害

结核杆菌可直接侵犯脑实质形成结核瘤,或通过免疫反应引发脑白质脱髓鞘改变。若病变累及丘脑、脑干等意识调节中枢,可能造成持续性昏迷。这种情况需联合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

4、脑血管炎

炎症累及脑膜血管时可引发血管痉挛、狭窄甚至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大面积脑梗死或脑干供血不足均可引起意识障碍。治疗需在抗结核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改善循环,重症患者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5、电解质紊乱

长期发热、呕吐等因素可能导致低钠血症,严重时(血钠<120mmol/L)可引起脑细胞水肿,出现嗜睡、惊厥直至昏迷。需缓慢静脉补充高渗氯化钠注射液,同时监测血钠浓度变化。

此类患者需立即住院治疗,通过头颅CT、MRI、脑脊液检查明确病因。治疗应遵循早期、规律、全程的抗结核原则,同时针对颅高压、脑积水等并发症进行干预。昏迷患者需加强气道管理,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预防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