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解离症患者为何会出现记忆障碍?

李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江西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解离症患者出现记忆障碍主要与心理防御机制、大脑功能异常、创伤后反应等因素有关。常见的病因包括解离性遗忘、身份转换、神经系统整合失调等,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记忆的连续性受损。

1、解离性遗忘

这是最直接的记忆障碍表现形式。患者会突然无法回忆重要的个人信息,通常与创伤事件相关,这种遗忘并非由器质性病变引起,而是大脑主动抑制痛苦记忆的防御机制。例如遭受重大创伤的患者可能完全忘记事件发生时的情景,甚至忘记自己的姓名和住址。

2、身份转换障碍

在解离性身份障碍中,不同身份状态拥有独立的记忆存储系统。当主导人格切换时,当前人格无法获取其他身份形成的记忆,表现为阶段性记忆空白。这种情况可能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患者常描述为"丢失了一段时间"。

3、神经整合失调

功能性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解离症患者的海马体与前额叶皮层连接异常。这两个区域分别负责记忆编码和执行功能,其协调障碍导致记忆碎片化。患者在回忆时可能出现时间顺序错乱、细节缺失等情况,类似于电影片段的丢失。

当出现持续性记忆障碍时,建议尽早就诊心理科或精神科进行系统评估。临床常用结构式访谈结合心理量表(如DES-II)进行诊断,部分病例需要神经心理学测试排除器质性疾病。治疗多采用眼动脱敏再处理等心理治疗技术,必要时配合药物改善伴随症状。日常可通过写日记、建立规律作息等方式帮助维持记忆连贯性。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