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导致鼻出血时,可通过压迫止血、治疗鼻炎、鼻腔保湿、就医处理以及日常预防等方式改善症状。具体处理方法需根据出血程度和鼻炎类型决定。
1、压迫止血
少量出血时可用手指捏紧鼻翼两侧10-15分钟,同时保持头部前倾,避免血液倒流至咽喉。可用冷毛巾敷鼻部促进血管收缩,切忌填塞纸巾或频繁擤鼻。
2、治疗鼻炎
过敏性鼻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等缓解鼻腔炎症;感染性鼻炎需应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3、鼻腔保湿
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3-4次,保持黏膜湿润。干燥环境中可使用加湿器,睡前涂抹红霉素软膏或凡士林保护鼻中隔黏膜。
4、就医处理
持续出血超过30分钟或出血量大时,需急诊进行电凝止血、前鼻孔填塞等处理。反复出血者可能需鼻内镜下微波烧灼止血,鼻中隔偏曲严重者需手术矫正。
5、日常预防
避免用力擤鼻、挖鼻孔等损伤黏膜的行为。过敏性鼻炎患者需远离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冬季佩戴口罩保持鼻腔温湿度。
出现鼻出血时应保持镇静,处理后建议耳鼻喉科就诊明确出血原因。日常注意监测血压,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药。反复出血者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