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鼻中隔偏曲手术有何适应症?

刘红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鼻中隔偏曲手术的适应症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无效、合并鼻腔结构异常、反复鼻出血、伴随其他鼻部疾病以及影响邻近器官功能等。患者需经专业医生评估后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无效

若鼻中隔偏曲导致持续性鼻塞、头痛等症状,经规范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抗组胺药物等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仍无法缓解,可考虑手术矫正。此时手术是改善通气功能的必要选择。

2、合并鼻腔结构异常

当偏曲程度达到鼻中隔骨性棘突或嵴突压迫下鼻甲,造成持续性机械性阻塞,或引发鼻腔引流障碍导致鼻窦炎反复发作时,需通过手术恢复鼻腔正常解剖结构。CT检查显示偏曲角度>15°或造成单侧鼻腔有效通气面积减少50%以上时具有明确手术指征。

3、反复鼻出血

严重偏曲部位的黏膜因长期受气流冲击变得菲薄,导致固定部位每月发生2次以上顽固性鼻出血,且经射频、填压等止血处理无效时,需手术矫正异常解剖结构以消除出血病因。

4、伴随其他鼻部疾病

合并慢性肥厚性鼻炎、鼻息肉或鼻窦炎患者,在同期进行鼻内镜手术时,需对偏曲的鼻中隔进行矫正。数据显示约67%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合并鼻中隔偏曲,同期矫正可提升整体手术效果。

5、影响邻近器官功能

当偏曲引发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分泌性中耳炎,或造成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时,需通过手术解除鼻腔阻塞。多导睡眠监测显示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5次/小时且与鼻腔阻塞相关时建议手术干预。

鼻中隔偏曲手术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建议患者在三级医院耳鼻喉科进行鼻内镜、鼻阻力测定及影像学检查等全面评估。术后需遵循医嘱进行鼻腔冲洗、复诊等规范化管理,避免用力擤鼻等可能影响愈合的行为。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