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的早期信号主要包括面色苍白、黄疸、尿液颜色改变、腹痛呕吐以及乏力头晕等。该病是由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引起的急性溶血反应,需及时识别和处理。
1、面色苍白
红细胞大量破坏导致血红蛋白浓度急剧下降,患者会出现口唇、甲床等部位颜色变浅,同时可能伴随呼吸急促或心率加快等缺氧表现。
2、黄疸
溶血释放的大量胆红素超出肝脏代谢能力,引起皮肤和巩膜黄染,通常在发病后24小时内出现,严重时可能伴有皮肤瘙痒。
3、尿液颜色改变
血红蛋白通过肾脏排泄会使尿液呈现浓茶色或酱油色,这种特征性改变常与溶血程度呈正相关,需与血尿进行鉴别。
4、腹痛呕吐
内脏血管内溶血可能刺激胃肠道平滑肌,引发中上腹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误诊为急腹症。
5、乏力头晕
急性贫血导致组织供氧不足,患者会出现明显疲乏感、站立时头晕目眩,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烦躁哭闹、拒食等症状。
若出现上述症状且近期有进食蚕豆或接触樟脑丸等诱因,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血常规、G6PD酶活性检测。确诊后需严格避免蚕豆及其制品、磺胺类药物等溶血诱发物,急性期可能需要进行输血、碱化尿液等治疗。患儿家属应随身携带疾病提示卡,就诊时主动告知医护人员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