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可能对儿童健康造成急性溶血、贫血、黄疸等影响,严重时可能引发器官损伤。儿童确诊后需严格避免接触诱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1、急性溶血反应
蚕豆病患儿在接触蚕豆或某些氧化性物质后,可能引发红细胞大量破裂,导致急性溶血。典型症状包括面色苍白、尿液呈浓茶色、黄疸、乏力等,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缺氧表现,需立即就医。
2、贫血及生长发育影响
反复溶血会导致慢性贫血,可能影响儿童的体格发育和认知功能。长期贫血可能降低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活动耐力下降等问题。
3、器官功能损伤风险
大量溶血时血红蛋白沉积可能损伤肾脏,出现少尿、水肿等急性肾损伤表现。严重未及时处理的溶血危象可能影响肝脏功能,极端情况下可能危及生命,需紧急输血治疗。
4、治疗方法
确诊后需立即停止接触蚕豆及相关药物,急性期可进行补液、碱化尿液等支持治疗。严重贫血需输注G6PD正常的红细胞,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日常需避免樟脑丸、磺胺类药物等溶血诱因。
患儿应随身携带疾病提示卡,定期检测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家长需学习识别溶血早期症状,保持均衡营养的同时严格规避风险食物,疫苗接种前需主动告知医生病史,确保儿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