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肠坏死、肠穿孔、腹膜炎、感染性休克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具体并发症与梗阻严重程度及治疗时机密切相关。
1、肠坏死
肠梗阻导致肠道内容物无法通过时,肠腔内压力升高,可能压迫肠壁血管,造成局部缺血坏死。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血便等症状。此时需立即手术切除坏死肠段,术后需禁食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2、肠穿孔
长时间缺血或机械性压迫可能引发肠壁破裂,导致肠内容物进入腹腔。典型表现为突发刀割样腹痛、板状腹等体征。需急诊行穿孔修补术,术后使用头孢曲松钠、奥硝唑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3、腹膜炎
肠穿孔或肠道细菌移位可引起腹膜广泛炎症,出现发热、全腹压痛及反跳痛。治疗需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如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同时进行腹腔冲洗引流。
4、感染性休克
严重腹腔感染可能导致脓毒血症,引发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休克表现。需在抗感染基础上进行液体复苏,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维持循环。
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持续休克及炎症反应可能累及肺、肾等重要脏器,出现呼吸衰竭、少尿等症状。需进行机械通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器官支持治疗。
肠梗阻患者若出现持续腹痛加重、呕吐物带血、高热或意识改变等症状,提示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需立即到急诊科就诊。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胃肠减压、禁食及抗感染治疗,避免自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