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可能会引起发热,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该症状,具体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当肠梗阻引发肠道感染、缺血坏死或穿孔时,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反应。
1、单纯性肠梗阻
此类肠梗阻通常由肠粘连、粪石堵塞等原因导致,肠道未发生血运障碍或感染。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和停止排气排便,体温大多正常或仅有低热,一般不超过38℃。这种情况下发热症状不明显,需优先解除梗阻。
2、绞窄性肠梗阻
当肠管发生扭转、套叠或血管栓塞时,肠道血供受阻,易引起肠壁缺血坏死。坏死的肠组织释放炎性介质,可能诱发全身性炎症反应,患者体温可升高至38.5℃以上,常伴随剧烈腹痛、腹膜刺激征等表现。此时发热提示病情恶化,需紧急手术治疗。
3、继发感染或穿孔
若肠梗阻未及时解除,肠道内细菌过度繁殖可能引发肠道感染,甚至导致肠穿孔。感染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循环会引起高热、寒战,体温可达39℃以上,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这种情况需立即进行抗感染治疗和外科干预。
如果肠梗阻患者出现发热,尤其是伴随心率加快、血压下降、腹部压痛反跳痛等症状,需高度警惕肠道坏死或穿孔的可能。建议尽快到急诊科就诊,通过腹部CT、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胃肠减压、补液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