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通常会引起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可能逐渐加重,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治疗。
1、腹痛
肠梗阻患者常出现阵发性绞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肚脐周围或下腹部。这是由于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肠管剧烈收缩导致。疼痛发作时可能伴有肠鸣音亢进,随着病情发展可能转为持续性胀痛。
2、腹胀
随着肠道内气体和液体不断积聚,患者腹部会逐渐膨隆。腹胀程度与梗阻部位相关,位置越低的肠梗阻腹胀越明显。查体可见腹部膨隆、腹壁紧张,严重时可能出现腹壁静脉曲张。
3、呕吐
高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较早,可能含有胆汁样物质;低位肠梗阻呕吐发生较晚,呕吐物可能带有粪臭味。频繁呕吐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时可能出现代谢性碱中毒。
4、停止排便排气
完全性肠梗阻患者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是肠梗阻最具特征性的症状。但需注意不完全性肠梗阻可能仍有少量排气排便,部分患者可能在发病初期排出梗阻远端残留的粪便。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腹部X线、CT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期间需严格禁食,通过胃肠减压缓解腹胀,同时遵医嘱进行补液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绞窄性肠梗阻等急重症,需立即手术解除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