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患者通常伴随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具体表现因病情严重程度而异。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腹痛
肠梗阻早期可能表现为阵发性腹部绞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肚脐周围或梗阻部位。这是由于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肠管蠕动增强或痉挛引起。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转为持续性并加剧,若发生肠缺血坏死,疼痛可能扩散至全腹。
2、呕吐
根据梗阻部位不同,呕吐出现时间和呕吐物性质有所差异。高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较早,可能呕吐胃内容物或胆汁样液体;低位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可能呕出粪臭味液体。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3、腹胀
梗阻中后期由于肠腔内气体和液体积聚,可出现进行性腹胀,低位梗阻时腹胀更为显著。腹部膨隆可能不对称,触诊可发现肠型或蠕动波。严重腹胀可能影响膈肌运动,导致呼吸困难。
4、停止排便排气
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通常会出现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但部分性肠梗阻或高位梗阻早期可能仍有少量排气。部分患者可能排出残存粪便或血性黏液,需警惕绞窄性肠梗阻可能。
肠梗阻属于急腹症范畴,若延误治疗可能引发肠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日常应注意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若出现腹部手术史者突发腹痛伴呕吐,或老年人出现便秘后腹胀加重,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通过腹部X线、CT等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