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患者在腹部触诊时通常可发现压痛、腹肌紧张、腹部包块、肠型及蠕动波等体征。这些触诊表现与肠管扩张、炎症反应及梗阻类型密切相关,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1、压痛
肠梗阻患者腹部触诊时多有压痛,尤其在梗阻部位明显。由于肠管扩张和局部缺血,炎症刺激腹膜,触压时可引发疼痛。压痛范围与梗阻程度相关,单纯性肠梗阻压痛较轻,绞窄性肠梗阻压痛显著且位置固定。
2、腹肌紧张
腹膜受炎症或血运障碍刺激时,触诊可发现腹肌防御性紧张。早期表现为局部腹肌僵硬,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全腹板状腹。该体征提示可能存在肠管坏死或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3、腹部包块
约20%-30%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可触及包块。肿瘤性梗阻可在病变部位触及质硬肿块;肠套叠患者右下腹常触及腊肠样包块;蛔虫性肠梗阻可触及条索状团块。包块位置和形态有助于判断梗阻原因。
4、肠型及蠕动波
触诊腹壁时可感知肠管形态,约40%的慢性梗阻患者可见肠型。当肠蠕动增强时,触诊腹壁能感受到肠管蠕动带来的起伏感,多见于低位梗阻或麻痹性肠梗阻恢复期。
出现上述体征时应立即就医,通过腹部X线平片或CT检查明确诊断。避免自行按压腹部,以免加重肠管损伤。治疗需根据梗阻类型选择胃肠减压、灌肠或手术方案,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