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患者腹部通常会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以及腹部包块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具体症状可能因梗阻部位和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1、腹痛
肠梗阻早期以阵发性绞痛为主,由肠管强烈蠕动引发,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或梗阻部位。随着病情进展,若出现持续性剧烈腹痛伴腹膜刺激征,提示可能发生肠绞窄或穿孔。
2、腹胀
肠腔积气积液导致腹部膨隆,高位梗阻腹胀较轻且局限,低位梗阻则全腹显著膨隆。腹部叩诊呈鼓音,可观察到肠型或蠕动波,部分患者腹围进行性增大。
3、呕吐
梗阻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早且频繁,可含胆汁;低位梗阻呕吐发生较晚,可能带有粪臭味,结肠梗阻时呕吐较少见。
4、停止排便排气
完全性肠梗阻患者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是典型症状,但在不完全性肠梗阻或高位梗阻早期,可能有少量残留粪便排出。若出现血性黏液便需警惕肠坏死可能。
5、腹部包块
部分患者可在腹部触及包块,可能为扭转的肠袢、肿瘤或粪石等。触诊包块多伴有压痛,听诊肠鸣音亢进呈高调金属音,后期可能转为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肠梗阻属于急腹症,若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禁食禁水,避免热敷或服用泻药。建议尽快到急诊科进行腹部X线、CT等检查,明确梗阻类型后采取胃肠减压、补液或手术治疗等措施,延误诊治可能导致肠坏死、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