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时出现的腹部肿块通常需要通过空气灌肠复位、手术治疗以及术后护理等方式进行处理。该症状是肠套叠的典型体征,需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1、空气灌肠复位
对于发病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48小时)且无肠坏死的患者,可在X线或超声引导下进行空气灌肠。通过向肠道内注入气体,利用气压将套叠的肠管推回原位,从而解除梗阻并消除腹部肿块。此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大多数儿童患者。
2、手术治疗
若空气灌肠失败或已出现肠坏死、穿孔等并发症,需紧急行剖腹探查术。医生会直接复位套叠肠管,必要时切除坏死肠段并进行吻合。术后腹部肿块随肠梗阻解除而消失,常见于发病时间较长或病情复杂的患者。
3、术后护理
成功复位后需禁食24-48小时,通过静脉营养支持,待肠鸣音恢复后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变化,预防切口感染,可使用头孢类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进行胃肠减压维持肠道通畅。
发现腹部包块伴阵发性哭闹、果酱样大便等症状时,应立即到小儿外科就诊。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术后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观察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