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肠息肉出血是怎么回事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肠息肉出血可能与息肉表面血管破裂、炎症或感染、息肉恶变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肠息肉是肠道黏膜的隆起性病变,在受到刺激或发生病理改变时可能引发出血症状。

1、表面血管破裂

肠息肉在肠道内生长时,若受到粪便摩擦、肠腔压力变化或外力刺激,可能导致息肉表面黏膜破损或内部血管破裂。此时患者可能出现便血,血液通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附着于粪便表面或混杂其中。出血量较少时可能仅表现为便潜血阳性。

2、炎症或感染

当肠息肉合并局部炎症反应或细菌感染时,炎性因子会刺激黏膜组织,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此时除出血外,患者可能伴随腹痛、排便习惯改变、黏液便等症状。急性感染期可能出现发热、里急后重等全身性反应。

3、息肉恶变

腺瘤性息肉存在癌变风险,当息肉发生恶性转化时,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可能侵犯周围血管结构。此类出血可能呈现持续性或间歇性,血液多与粪便混合且颜色较暗,可能伴随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需通过病理活检明确性质。

若发现便血或粪便潜血阳性,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对于直径较大、形态不规则或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息肉,通常需要在内镜下切除并进行定期复查。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减少肠道黏膜损伤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