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可能导致便血,但便血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如痔疮、肠道肿瘤等,需结合具体症状综合判断。肠息肉是肠道黏膜的异常增生组织,部分类型在受到刺激后易引发出血。
1、肠息肉表面糜烂
体积较大的息肉或腺瘤性息肉表面黏膜较脆弱,排便时粪便摩擦可能导致黏膜破损出血,血液常附着在粪便表面或与粪便混合,呈暗红色。这类出血通常量少且无痛感,可能反复出现。
2、痔疮出血
内痔在排便时因静脉丛破裂引起的出血,血色鲜红且呈滴落状或喷射状,与肠息肉出血在颜色和出血方式上有明显区别。痔疮出血常伴随肛门肿物脱出或肛门坠胀感。
3、肠道恶性肿瘤
进展期结直肠癌可能出现黏液脓血便,血液多与坏死组织混合,伴有大便习惯改变、腹痛消瘦等症状。这类出血往往伴随肠腔狭窄导致的粪便形态改变,如细条状便。
出现便血症状应及时进行肛门指检和结肠镜检查,肠息肉患者建议在镜下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测。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癌筛查,尤其是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或长期高脂饮食者需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