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可能会引起便秘,但具体与息肉的大小、位置等因素有关。体积较小的肠息肉通常不会引发明显症状,而较大的息肉可能堵塞肠腔,影响正常排便。如果出现持续便秘,还需考虑其他原因如饮食不当、运动不足等。
肠息肉导致便秘主要与其物理阻塞作用有关。当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且位于乙状结肠或直肠等较狭窄的肠段时,可能阻碍粪便顺利通过。此外,部分绒毛状腺瘤会分泌大量黏液,可能改变肠道内容物的性状,间接影响排便规律。
便秘伴随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若同时出现便血、排便习惯突然改变、腹痛等症状,可能提示息肉有出血或癌变倾向。建议进行肠镜检查明确诊断,肠镜不仅能发现息肉,还能直接取样活检或进行内镜下切除治疗。
日常应注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适量运动,建立规律排便习惯。确诊肠息肉的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复查,直径较大的息肉或病理提示高级别瘤变的应及时切除。药物治疗方面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缓泻剂,但需注意不能长期依赖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