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正确使用降压药通常需遵医嘱用药、注意用药时间以及定期监测血压,具体方法因人而异,需结合病情调整。
1、遵医嘱用药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服用药物,包括剂量、频次和种类。例如氨氯地平片需每日固定时间服用,缬沙坦胶囊可能需随餐服用以减轻胃肠道反应。不可因血压暂时稳定而自行减量或停药,否则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增加心脑血管风险。若出现副作用,如干咳或头晕,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方案,而非擅自更换药物。
2、注意用药时间
根据药物类型选择最佳服用时段。如利尿剂氢氯噻嗪片建议早晨服用,避免夜间频繁排尿影响睡眠;而长效降压药硝苯地平控释片可在睡前服用,有助于控制晨间血压高峰。需注意某些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例如服用卡托普利片期间需限制高钾食物摄入。
3、定期监测血压
每日早晚定时测量并记录血压值,就诊时提供数据供医生评估疗效。若连续3天血压高于140/90mmHg或出现头晕等症状,可能需调整用药方案。动态血压监测可帮助发现夜间高血压等隐匿性问题,指导用药时间优化。
患者需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5克,并配合适度运动。用药期间避免饮酒,防止药物代谢异常。建议每3个月复查肝肾功能,尤其是服用利尿剂或普利类药物者。若出现胸痛、视物模糊等急症表现,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