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长期服用降压药有哪些副作用?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长期服用降压药可能引发低血钾、干咳、头晕等副作用,患者需遵医嘱调整用药并定期监测身体状况。具体副作用因药物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需结合个体情况综合评估。

1、低血钾

部分降压药如氢氯噻嗪等利尿剂可能加速钾离子排出,长期使用易导致体内钾含量降低。患者可能出现四肢乏力、肌肉痉挛、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影响心脏功能。建议定期检测血钾水平,必要时遵医嘱口服氯化钾缓释片或调整用药方案。

2、干咳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如卡托普利、培哚普利等可能引起持续性干咳。这与药物抑制缓激肽降解导致气道敏感性增高有关,发生率约为10%-20%。若咳嗽症状持续加重,可在医生指导下更换为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类药物。

3、头晕

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等可能引发血压下降过快,出现头晕、头痛等脑供血不足症状。尤其在服药初期或剂量调整阶段,建议起床时动作缓慢,避免体位性低血压。若伴随视物模糊、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

患者应严格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每3-6个月进行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测。服药期间若出现下肢水肿、心率异常等新发症状,应及时向心血管专科医生反馈。需特别注意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停药,以免引发血压反跳等严重并发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