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引起的口臭需要通过控制炎症和改善口腔卫生来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日常口腔护理、洁牙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激光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案。
1、日常口腔护理
坚持早晚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或冲牙器清除牙缝残留物,饭后及时漱口可减少食物发酵产生的异味。使用含氟牙膏能辅助抑制细菌滋生,建议每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以保持清洁效果。
2、洁牙治疗
超声波洁治能去除龈上牙石,龈下刮治可清除牙周袋内牙菌斑。对于顽固性色素沉积,可采用喷砂抛光处理,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专业洁牙,维护期患者需每3-4个月复查。
3、药物治疗
急性发作期可使用甲硝唑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控制厌氧菌感染,配合0.12%氯己定含漱液每日含漱。局部应用米诺环素软膏缓释剂置入牙周袋,或使用含溶菌酶的生物活性凝胶促进组织修复。
4、手术治疗
重度牙周炎伴骨吸收需行翻瓣术暴露根面,通过植骨材料修复缺损。对于深牙周袋可选择引导组织再生术,使用胶原膜隔离上皮细胞。松动牙固定术可延长患牙使用寿命,必要时需拔除无法保留的患牙。
5、激光治疗
半导体激光能有效杀灭牙周袋内微生物,减少出血并促进愈合。配合光动力疗法使用亚甲蓝染色,可针对性清除致病菌群,尤其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等愈合能力较差的患者。
治疗期间应避免吸烟及食用刺激性食物,控制血糖水平可改善预后。建议使用菌斑显示剂监测清洁效果,定期进行牙周探诊检查。若出现牙龈自发出血、牙齿松动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长期使用抗生素漱口水导致菌群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