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偏高可能与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以及胆道疾病等问题有关,常伴随乏力、黄疸、腹胀等症状。当出现异常表现时,需及时明确病因并干预。
1、病毒性肝炎
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皮肤黄染等症状,部分人伴有低热或肝区隐痛。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及保肝治疗。
2、脂肪肝
轻度升高时可能仅表现为疲劳感,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肝区压痛。治疗需控制体重,遵医嘱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药物改善肝功能。
3、酒精性肝病
长期饮酒者可能出现手掌红斑、蜘蛛痣,伴随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戒酒是关键,可配合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谷胱甘肽片等药物促进肝细胞修复。
4、药物性肝损伤
服用肝毒性药物后可能出现皮疹、皮肤瘙痒,严重时出现茶色尿。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使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进行治疗。
5、胆道疾病
胆管结石或炎症可能导致皮肤巩膜黄染、大便颜色变浅,常伴右上腹绞痛。需通过手术解除梗阻,并配合熊去氧胆酸片、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利胆药物治疗。
日常需避免饮酒、滥用药物,保持低脂饮食。若出现持续乏力、皮肤黄染、腹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就诊,完善肝功能、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