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OTC药品适合哪些症状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OTC药品适用于缓解感冒、过敏、消化不良、轻微皮肤问题及轻中度疼痛等症状,但需在明确病因后合理使用。这类药物安全性较高,可用于自我药疗,但需注意用药禁忌和不良反应。

1、感冒

OTC药品常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对乙酰氨基酚可解热镇痛,右美沙芬能镇咳,伪麻黄碱有助于缓解鼻黏膜充血。需注意复方感冒药成分叠加可能导致药物过量。

2、过敏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可缓解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过敏症状。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打喷嚏、流涕、皮肤瘙痒等症状,但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驾驶前慎用。

3、消化不良

铝碳酸镁、胰酶片等药物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抑酸剂能中和胃酸,消化酶可辅助食物分解,但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后方可使用,连续使用不宜超过两周。

4、皮肤问题

外用OTC药如莫匹罗星软膏适用于轻度皮肤感染,氢化可的松乳膏可缓解皮炎湿疹。需注意创面清洁,破损严重或面积较大时应及时就医,激素类药物不宜长期使用。

5、轻中度疼痛

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凝胶等可缓解头痛、肌肉痛等。需明确疼痛原因,若疼痛持续超过5天或加重,应立即停用并就医。消化道溃疡患者禁用非甾体抗炎药。

使用OTC药品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证。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慢性病患者用药需特别谨慎。若症状未缓解或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建议每半年清理家庭药箱,及时处理过期药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