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胆道感染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胆道感染的常见原因包括胆道结石、胆道寄生虫感染、胆道肿瘤、胆道手术或介入操作以及胆道先天性畸形等,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当胆汁排出受阻或存在病原体侵入时,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

1、胆道结石

结石嵌顿在胆总管或肝内胆管时,可造成胆汁淤积和细菌滋生。患者常伴随右上腹绞痛、黄疸等症状,感染严重时可能引发寒战、高热。一般需通过手术取石解除梗阻,并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2、胆道寄生虫感染

蛔虫或肝吸虫等寄生虫侵入胆道后,其虫体或虫卵可损伤胆管黏膜并诱发炎症。患者可能出现阵发性钻顶样疼痛,粪便检查可见虫卵。通常需口服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驱虫药,配合头孢哌酮等药物治疗继发感染。

3、胆道肿瘤

胆管癌或壶腹周围肿瘤生长会逐渐阻塞胆道,导致胆汁引流不畅和细菌繁殖。患者可能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黄疸、消瘦等症状,需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必要时辅以化疗或放疗。

4、胆道手术或介入操作

ERCP、胆道支架置入等操作可能将外界细菌带入胆道系统,尤其存在胆肠吻合口时更易发生逆行感染。术后需预防性使用环丙沙星、甲硝唑等抗生素,并保持引流管通畅。

5、胆道先天性畸形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或胆管闭锁等畸形会导致胆汁滞留,增加感染风险。此类患者需根据畸形类型选择胆道重建手术,术后长期随访胆汁引流情况。

若出现发热、黄疸或持续性腹痛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腹部超声、CT或MRCP检查明确病因。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避免擅自停用抗生素或调整剂量,防止感染反复或耐药性产生。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