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是胆囊的炎症性疾病,通常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其症状可能包括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以及消化不良等。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右上腹疼痛
这是胆囊炎最常见的症状,疼痛通常位于右上腹或中上腹,可能向右侧肩背部放射。急性胆囊炎发作时疼痛多为持续性并逐渐加重,常因进食油腻食物诱发。按压右上腹时疼痛可能加剧,深吸气时更为明显,称为墨菲氏征阳性。
2、恶心呕吐
约70%的患者会出现恶心,约50%伴随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伴有胆汁。这是由于胆囊炎症刺激内脏神经,或合并胆管梗阻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所致。
3、发热
急性胆囊炎患者体温通常升高至38-39℃,若出现高热(39℃以上)伴寒战,可能提示胆囊化脓、坏疽或并发胆管炎。慢性胆囊炎患者发热多不明显,但可能有低热表现。
4、黄疸
约15%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会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通常因胆总管结石或炎症水肿压迫胆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黄疸程度与胆道梗阻的严重程度相关,可能伴随尿液颜色加深和大便颜色变浅。
5、消化不良
慢性胆囊炎患者常表现为餐后腹胀、嗳气、厌油腻等症状。由于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汁排放不足,影响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期可能导致营养缺乏。
如果出现持续性右上腹痛伴发热、呕吐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或普通外科就诊。医生会根据超声检查、血液化验等结果制定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导致胆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日常应注意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