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尿道刺痒、尿痛、尿道分泌物异常等,部分患者可能伴随下腹不适或并发症。该病多由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尿道刺痒
尿道刺痒是常见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尿道口及周围皮肤黏膜持续或间歇性的瘙痒感,尤其在排尿后可能加重。这种刺痒感源于病原体刺激尿道黏膜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伴随尿道口轻微红肿。
2、尿痛
排尿时可能出现灼热感或刺痛,疼痛程度从轻度不适到明显刺痛不等。尿痛通常在排尿初期显著,随着尿液排出可能逐渐减轻,严重时可能影响正常排尿功能。
3、尿道分泌物异常
多数患者会出现少量稀薄浆液性分泌物,晨起时尿道口可见结痂现象。分泌物颜色多为透明或乳白色,若合并其他细菌感染可能转为脓性。与淋病相比,分泌物量较少且质地较稀薄。
4、下腹不适
部分患者可能伴随下腹部坠胀感或隐痛,尤其在长时间憋尿后明显。这种不适感与炎症沿尿道上行至膀胱或前列腺有关,可能伴有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
5、并发症表现
未经治疗者可能出现附睾炎(阴囊肿胀疼痛)、前列腺炎(会阴部胀痛)等并发症。女性患者易并发宫颈炎、盆腔炎,表现为异常阴道分泌物、性交疼痛或月经紊乱。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诊泌尿外科或皮肤性病科,通过尿道分泌物核酸检测、尿常规等检查确诊。治疗需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应避免性接触,性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避免饮酒及辛辣饮食,治疗结束后需复查确认病原体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