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匠肌拉伤的症状通常包括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压痛以及肌肉紧张或痉挛等。该损伤多与运动过度、姿势不当或外力撞击有关,需及时处理避免加重。
1、局部疼痛
缝匠肌拉伤后,患者常感到大腿内侧或前侧出现持续性或活动性疼痛。疼痛可能在屈髋、外展或外旋大腿时加剧,严重时可能影响行走或上下楼梯。
2、肿胀
由于肌肉纤维或周围血管损伤,局部可能出现肿胀或皮下淤血。肿胀程度与拉伤严重性相关,轻度拉伤可能仅有轻微肿胀,重度拉伤可伴随明显血肿。
3、活动受限
缝匠肌参与髋关节和膝关节运动,拉伤后患者可能出现屈髋困难、无法完成盘腿动作或跑步时步态异常。部分患者下蹲或起身时会感觉肌肉牵拉感加重。
4、压痛
按压缝匠肌走行区域(如髂前上棘至胫骨内侧的连线)可能出现明显压痛点。急性期压痛范围较局限,慢性损伤时压痛可能向周围扩散。
5、肌肉紧张或痉挛
受损肌肉可能出现保护性痉挛,表现为局部肌肉僵硬或触感发紧。长时间痉挛可能加重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疼痛区域扩大。
出现上述症状后,建议立即停止运动并局部冷敷。48小时后可进行热敷或轻柔拉伸,但需避免过早负重。若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伴有行走困难,应及时到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通过超声或MRI检查明确损伤程度,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