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菌中毒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肝脏损伤及全身中毒症状,常见于误食霉变食物后。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摄入量及个体差异有关,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黄疸腹水、神经系统异常等表现。
1、急性中毒症状
黄曲霉菌毒素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部分患者可能在进食霉变食物后数小时内出现剧烈呕吐,伴有水样便或血便,严重时可引发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2、肝损伤表现
毒素经肝脏代谢时会造成肝细胞坏死,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肝区叩击痛等症状。长期低剂量摄入可能导致肝硬化,表现为腹水、蜘蛛痣、肝掌等体征,实验室检查可见转氨酶升高、凝血功能异常。
3、慢性中毒影响
持续接触黄曲霉毒素与肝癌发生密切相关,可能出现进行性消瘦、腹部包块、皮下出血等症状。儿童长期暴露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孕妇中毒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
出现疑似黄曲霉毒素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凝血功能及毒素检测。日常需注意粮油谷物储存条件,避免食用霉变花生、玉米等食品,烹饪前仔细检查食材是否有霉斑或异味。治疗时需根据中毒程度进行洗胃、血液净化,并配合使用保肝药物如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