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息肉增大或数量增多,通常会出现腹痛、便血、排便异常、贫血以及肠梗阻等情况。以下具体分析常见表现:
1、腹痛
结肠息肉可能因局部组织增生刺激肠道黏膜,或息肉体积增大导致肠腔相对狭窄,引发阵发性隐痛或绞痛。疼痛部位多位于下腹部或肚脐周围,排便后可能暂时缓解。
2、便血
息肉表面黏膜破损或发生炎症时,可能排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液,血液常附着于粪便表面,部分患者可能误认为痔疮出血。若持续出血可能导致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3、排便异常
肠道受息肉刺激可能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里急后重感或排便不尽感。息肉体积较大可能改变粪便形状,使粪便变细或带有凹槽。
4、贫血
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血液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下降。
5、肠梗阻
罕见情况下,巨大息肉可能完全堵塞肠腔,引发剧烈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机械性肠梗阻表现,需急诊处理。
由于结肠息肉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日常应注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及加工食品食用,出现持续两周以上排便异常或血便时,应及时消化科就诊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