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疾病原因有关。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皮肤干燥或接触刺激性物质会导致瘙痒。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或频繁使用碱性洗护产品时,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皮脂分泌减少易引发干燥瘙痒。接触化纤衣物、消毒剂等刺激物后,皮肤可能出现短暂性刺痒,通常脱离接触后可自行缓解。
2、湿疹
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与免疫异常相关。典型表现为红斑、丘疹伴随剧烈瘙痒,夜间症状加重。急性期可能出现渗出,慢性期则以皮肤增厚、苔藓样变为特征。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地奈德乳膏、他克莫司软膏、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进行抗炎治疗。
3、荨麻疹
过敏反应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发瘙痒。患者皮肤出现边界清晰的风团,24小时内可自行消退但反复发作。接触花粉、食用海鲜等致敏物质后易诱发,常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炉甘石洗剂等药物缓解症状。
4、接触性皮炎
皮肤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引发的炎症反应。金属饰品、染发剂等过敏原会导致局部出现红斑、水疱伴瘙痒,强酸强碱等刺激物可能立即引发灼痛性瘙痒。治疗可选用卤米松乳膏、莫匹罗星软膏、依巴斯汀片等药物。
日常需注意保持皮肤湿润,洗澡水温控制在38℃以下,选择无香精的润肤霜。避免搔抓皮肤,穿着纯棉透气衣物。若瘙痒持续超过两周,伴随皮疹扩散、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进行斑贴试验、过敏原检测等检查,遵医嘱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