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下颚出现滑动性疙瘩可能与淋巴结肿大有关,常见原因包括生理性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或病理性因素如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及恶性肿瘤转移。若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感冒、牙龈炎等炎症反应可能刺激局部淋巴结增生,表现为可滑动的疙瘩,直径通常小于1厘米,质地柔软且按压有轻微痛感。这种情况在感染控制后2-3周可能自行消退,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2、淋巴结炎
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引发急性淋巴结炎,疙瘩会伴随红肿热痛,严重时可能形成脓肿。此时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或罗红霉素胶囊等抗生素治疗,配合局部热敷促进炎症吸收。
3、淋巴结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引起慢性淋巴结肿大,疙瘩呈现串珠状排列,可能伴有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等症状。确诊需通过结核菌素试验,治疗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6-9个月。
4、恶性肿瘤转移
鼻咽癌、甲状腺癌等头颈部肿瘤转移至淋巴结时,疙瘩质地坚硬且活动度差,可能进行性增大。这种情况需通过增强CT、穿刺活检明确诊断,治疗需根据原发肿瘤类型选择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方案。
日常需避免反复触摸刺激患处,观察疙瘩的大小变化和伴随症状。若疙瘩持续增大超过2厘米、表面皮肤破溃或伴有体重下降,建议尽早就诊普外科,通过血常规、超声检查或病理活检明确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