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损伤的常见症状主要包括黄疸、乏力、食欲减退、腹胀以及肝区疼痛等。这些表现可能因损伤程度和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需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分析。
1、黄疸
肝损伤可能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使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患者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色,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黄疸的程度通常与肝细胞损伤的严重性相关。
2、乏力
肝脏参与能量代谢和毒素分解,肝损伤时糖原合成减少、乳酸堆积,患者易出现持续性的疲倦感。轻度损伤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乏力,严重时可影响日常行动能力。
3、食欲减退
肝损伤会影响胆汁分泌和消化酶的产生,导致胃肠消化功能减弱。患者可能出现厌油腻、早饱感,伴随体重下降。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加重营养不良,形成恶性循环。
4、腹胀
肝功能异常会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引发低蛋白血症和门静脉高压,造成腹腔积液。患者腹部膨隆,叩诊呈移动性浊音,严重时可能伴有下肢水肿和呼吸困难。
5、肝区疼痛
肝脏包膜受牵拉或炎症刺激时,右上腹可能出现隐痛或钝痛。急性肝损伤疼痛较剧烈,慢性损伤多为间歇性不适,深呼吸或体位改变时可能加重。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就诊,完善肝功能、超声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避免饮酒、减少高脂饮食,遵医嘱合理使用保肝药物,避免自行服用可能损伤肝脏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