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的症状表现因病情发展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包括乏力腹胀、黄疸、出血倾向、腹水及内分泌紊乱等症状。早期可能症状轻微,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加重。
1、乏力腹胀
肝硬化患者因肝脏代谢功能下降,营养吸收障碍导致体力不足。门静脉高压使胃肠道淤血水肿,消化功能减退,常出现餐后饱胀、腹部隐痛等不适,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
2、黄疸
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降低,导致皮肤和巩膜黄染。患者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色,粪便颜色变浅,可能伴随皮肤顽固性瘙痒,尤其在夜间加重。
3、出血倾向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常见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皮肤易出现瘀斑,轻微碰撞即可形成皮下出血,严重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
4、腹水形成
门静脉高压和低蛋白血症导致腹腔积液,腹部逐渐膨隆。可能伴随双下肢水肿,平卧时呼吸困难,叩诊腹部呈移动性浊音,严重时需穿刺放液。
5、内分泌紊乱
肝脏对激素灭活功能减弱,男性可能出现乳房发育、睾丸萎缩,女性表现为月经失调。特征性的肝掌和蜘蛛痣常见于前胸及上肢,与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
肝硬化患者应注意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保持优质蛋白饮食但需控制总量。出现呕血、意识改变等危急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治疗。日常需严格戒酒,避免服用损伤肝脏的药物,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