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肌酐偏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肌酐偏低可能与肌肉量减少、营养不良、妊娠、肝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原因有关。建议结合具体症状和检查结果明确诱因,必要时进行针对性处理。

1、肌肉量减少

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当肌肉量减少时,如长期卧床、老年人群或肌肉萎缩患者,肌酐生成量会降低,导致血液中肌酐浓度偏低。这类人群可能伴随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通常建议通过合理运动和补充蛋白质改善肌肉状态。

2、营养不良

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障碍会导致肌肉合成减少,进而引起肌酐水平下降。这类患者可能出现消瘦、水肿等表现,需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瘦肉、鸡蛋等高蛋白食物摄入。

3、妊娠

妊娠期女性血容量增加,可能导致肌酐浓度被稀释性降低。这属于生理性变化,通常不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分娩后肌酐水平可逐渐恢复正常,一般无需特殊干预。

4、肝脏疾病

严重肝病如肝硬化、肝炎等可能影响蛋白质合成及代谢,导致肌酐生成减少。患者常伴随黄疸、腹水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等保肝药物治疗原发病。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患者代谢亢进可能导致肌肉分解加速,肌酐生成减少。此类患者多伴有心慌、多汗、消瘦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病情。

若肌酐偏低且排除妊娠、营养不良等生理因素,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等指标。日常生活中需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节食,合并其他异常症状时应积极遵医嘱治疗原发疾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