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合并粪石时,通常会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腹膜刺激征以及肠梗阻或穿孔等症状。具体表现可能因病情进展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1、转移性右下腹痛
约70%患者会先出现脐周或上腹部隐痛,6-8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并固定,这种疼痛特点与粪石堵塞阑尾管腔导致压力升高有关。疼痛初期多为阵发性,随着炎症加重可能转为持续性。
2、恶心呕吐
超过80%的患者在发病早期会出现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这是由于阑尾神经与胃肠道存在共同神经反射通路,当阑尾发生痉挛性收缩时引发消化道反应。
3、发热
体温通常在37.5-38.5℃之间,若发生阑尾坏疽或穿孔,可能升至39℃以上。发热多出现在腹痛之后,与炎症介质释放激活体温调节中枢有关。
4、腹膜刺激征
表现为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检查时麦氏点压痛阳性率可达95%。当粪石引发阑尾化脓或坏疽时,炎性渗出物刺激壁层腹膜会导致典型腹膜刺激征。
5、肠梗阻或穿孔
持续存在的粪石可能引发阑尾坏疽穿孔,出现全腹压痛、板状腹等弥漫性腹膜炎体征。约2%-5%的患者可能因炎症粘连出现肠梗阻,表现为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普外科就诊,通过血常规、腹部超声或CT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需根据病情选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或保守抗感染治疗,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早期规范治疗可有效预防阑尾穿孔等严重并发症。